大甲鎮瀾宮祈安軟鑾轎紀念酒
媽祖信仰是台灣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。由明清時代
漢人,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而來,台灣海上活動頻繁(如:歷經台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及明鄭王朝),也因此媽租成為台灣人最普遍的信仰之一。
大甲鎮瀾宮自古以來即是台灣媽祖信仰的重鎮,不僅是人民團結互助的所在,更是信仰、文化及政經的中心,具有慰藉民眾心靈、安定社會的功能。
大甲媽祖遶境進香
每年「大甲媽祖」遶境進香是鎮瀾宮一年中最大且最重要的活動,活動整個9天8夜行程,除了每日固定步行、駐駕(為神明臨時停駕或晚上休息)的路程。
其中有10個典禮自元宵節起依序進行,是傳統陣頭規模最大、自發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。深具原生性的繁複祭祀儀典,是媽祖信仰在地發展的珍貴文化資產;逐漸擴大的活動規模,也是民間信仰隨著社會變遷而演化的重要實例。不僅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,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是世界非物質活的文化遺產。